导语:"怀慈善之恒心,献福祉于民众",周总理生平系列故事:为了中华之崛起——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
第五集:东渡日本
周恩来少小离家就读于沈阳,1913年小学毕业后又上南开学校,可以说,这些行踪,主要是由他伯父决定的。但1917年6月他东渡日本,探索新知,则完全是自己拿的主意。
1917年夏,他以优秀的成绩在南开学校毕业。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他苦苦思索着。
校长张伯苓对这位学生很是疼爱,建议他去国外深造,最好是去美国这个当年张伯苓心目中自由而生机勃勃的国度。
周恩来经过考虑,决定还是去日本。
一则日本离中国近,路费相对节省。清末中日政府签订了一项代培中国留学生的协定,规定:凡能考取日本政府指定的大专学校之一者,可享受官费待遇。如果自己用些功,不是学费就可免了么。家境贫寒,囊中羞涩的周恩来,不得不首先考虑钱的问题。
二则当时的许多人认为:清末时期中日的国情是差不多的,同样闭塞,同样遭受外来势力的欺负;日本后来勇于向西方学习,获得成功,国家迅速强盛起来;;中国要强大,向日本学习不失为一个捷径。对于发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来说,这是很具有吸引力的因素。
去向决定下来后,周恩来开始筹措经费。当时正是七八月酷热天气,他为凑钱,不得不去沈阳,上北京,白天汗流浃背,夜晚蚊虫叮咬。伯父拿不出这笔钱来,周恩来就把自己常年积累下来的许多书籍卖掉。靠着教师、同学、朋友的零星接济,尤其是校董严修、校长张伯苓的热情赞助,他终于凑齐了最低限度的留学费用。
9月,周恩来从沈阳动身,经安东(今丹东)过鸭绿江,取道朝鲜,在釜山乘货船前往日本。他在生活上十分艰苦。为节省费用,他一般每日两餐,不吃肉食。买来最便宜的菜,自己动手做。买得最多的是那种价格极为低廉的豆腐。所幸的是,豆腐营养丰富,不妨碍他的身体发育,而且他很爱吃。
东京有南开同学会,当时的总干事是童启颜。周恩来去后不久,被选为评议员。大家平时散居各处,往来不多,遇到大的节日就相聚起来,使身在异国的游子多一份温馨。
然而,留日期间,身处异国的孤寂,也时时侵扰着年轻的周恩来。个人的际遇与家庭的境况,又使这份孤寂变得更加苦涩和悲凉。
1918年1月8日,周恩来接到堂弟从老家淮安寄来的信。信上说,在附马巷老家久病不起的三叔贻奎去世了。周恩来难过之极。12岁离家后,他一直未能圆回乡之梦,常常挂念着家乡。三叔从小瘫疾残废,干不了什么活。但在叔伯中间,四叔早逝,父亲及伯父又在外地,三叔是周家唯一顶事的男人。他去世后,留下一大帮寡妇、孩子,将如何生活啊!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周恩来日夜苦恼的就是这些家事。他的痛苦无法与人诉说,只好倾注在日记本上。
接到堂弟来信的第一天,他写到:"我身在海外,猛然接到这个消息,那时候心中不知是痛是悲,好像是已没了知觉一样。"
第二天,他接着写到:"想起家中一个要紧的男子也没有,后事如何了法?这几年来八伯同八妈的苦处已算受尽了,债务天天逼着,钱是没有,一家几口子饭是要吃的,当也当尽了,卖也卖绝了,借是没处借,赊是没处赊,不要说脸面是没了,就是不要脸向人家去要饭吃,恐怕也没有地方去要。…"
第三天,他写的还是这件事:"连着这三天,夜里总没有睡着,越想越难受。家里头不知是什么样子,四伯急得更不用说了,只恨我身在海外,不能够立即回去帮着四伯、干爹做一点事儿。如今处着这个地位,是进不得也退不得。"
日本是一个美丽的国家。终年积雪的富士山,花繁似锦的樱花树,美丽清澈的琵琶湖,汨汨流淌的加马河……无数胜景,游人如织。可是,有谁知道一位异国男孩的心境?
周恩来踏着沉重的步履,歧途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