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怀慈善之恒心,献福祉于民众",周总理生平系列故事:为了中华之崛起——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
第六集:寻求真理
周恩来远道赴日,是为了学习新知,寻求真理的。他在这些方面的情况如何呢?
作为一名贫穷的留学生,周恩来到达东京后,在两件事上一点不能松懈。一是学习日文。他以前一直学习的是英文,日文毫无基础。但日文如不学好,便难以学习其他知识。二是可以考入官费待遇的学校,因为他掏不起学费。周恩来准备投考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和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只要考取其中的一所,就能够享受官费留学的待遇了。
1917年10月,他进入东亚高等预备学校学习,主要学习日文和补习投考大学的各门功课。为了投考成功,周恩来做过认真的努力。他不但在东京高等预备学校学习,也去京都大学和早稻田大学旁听。但是,准备归准备,事实上,他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专心读书。1918年1月上旬,他收到堂兄关于三叔去世的消息,心里很悲痛。在日记中写道:"我现在惟有将家里这样的事天天放在心上,时时刻刻去用功。一步一步的向上走,或者也有个报恩的日子。"
1918年2月11日,是中国农历戊午年的春节。周恩来立下新年计划,决心在新的一年里做到:第一,想,要想比现在还新的思想;第二,做,要做现在最新的事情;第三,学,要学离现在最近的学问。原则是:思想要自由,做事要实在,学问要真切。
在周恩来的计划里,没提到学业一事,是因为他这时对学业已经有了新的想法,他觉得无处不可求学问,日本人的一举一动以及国情都是应该知道的,因而,将目光更多的转向关心时事和社会。作为代价,他在3月4日-6日的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入学考试中失利了。这次考试,共考日语、数学、地理、历史、英语、物理、化学、博物等八门功课,他没有被录取,很沮丧。7月份东京第一高等学校还有一场考试,他因为日语成绩不够,仍然没有被录取。
计划中得以实现的,就是说要想最新的思想,要做最新的事情,要求最近的学问,他都真的做到了。这便是阅读《新青年》,参与政治活动,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
《新青年》是五四时期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杂志,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北京大学教授陈独秀于1915年9月创办。以这份杂志的创办为标志,在中国逐渐兴起一场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向封建传统的思想道德公开宣战的新文化运动。当时的知识分子或多或少,或早或晚差不多都受过这份杂志的影响。
周恩来初次接触《新青年》杂志的时间也比较早,在1915年它创刊不久就阅读过。1918年年初制订新年计划后,周恩来想起了那套不错的《新青年》杂志。2月15日,他早晨起来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借来的当时最新的《新青年》拿来阅读,晚上回来又接着读,对其中有关排孔、独身、文学革命等主张极为赞成。他越读越亢奋,仿佛正在接近真理之光。他在日记里欣喜写道:"总体来说,从前所想的,所行的,所学者全都是没有用的。从今后要按2月11日所定的三个主义去实行。决不固持旧有的,也不可惜旧有的去恋念他。我愿意自今以后,为我的'思想'、'学问'、'事业'去开一个新纪元才好呢!"
周恩来将2月15日开始的思想变化说成是"忽然的醒悟"。他陶醉在这种"醒悟"之中,在2月17日的日记中又写道:"我自前天忽然的醒悟,将从前一切事都看成了不足重的事,不足取的事,心里头非常的快活。我这时候的喜欢好像比平常人信宗教还高兴十倍。"
这是周恩来留学日本期间思想情绪变化的一个分界线。这之前,他一度消极、苦闷、彷徨,过多地沉溺在个人的悲伤之中。这之后,他的精神状态焕然一新,眼光变得开阔了,天空变得明朗了,新的思想、观念,带给了他无限的活力。
5月19日,周恩来参加了留日学生中的政治性爱国团体--新中学会。该会的宗旨是:联络感情,砥砺品行,阐明学术,运用科学方法"刷新"中国。所谓"刷新"中国,就是改造中国的意思。
如何改造中国?周恩来这时主张要勇于学习西方,科学救国。他在入会演说中说:大家要有"哲学的思想,科学的能力,积极从事救国运动。心中存有这个新字,中国才有希望。"
新中学会成员合影
和阅读《新青年》的情况差不多,周恩来接触马克思主义也有一个由不在意到在意,由一般涉猎到兴趣猛增的过程。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1月,河上肇创办个人杂志《社会问题研究》,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1919年10月,李大钊发表于《新青年》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这篇长文就是以河上肇在《社会问题研究》一至三期上连载的《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文为蓝本写作的。
周恩来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启蒙第一课,就是读了河上肇的《贫乏物语》。当时,河上肇《贫乏物语》风靡列岛。周恩来读后无异接受醍醐灌顶的大脑风暴,至今京都岚山伫立着的周恩来诗碑《雨中岚山》中有"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真愈见娇妍"之句,抒发的就是阅读河上肇书籍以后豁然开朗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