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坊  >  著作连载 > 正文

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才华初露

作者:大鸾翔宇 转载   

导语:"怀慈善之恒心,献福祉于民众",周总理生平系列故事:为了中华之崛起——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

  第四集:才华初露

  1914年春节。节日的气氛,笼罩着天津城的每一条大街小巷。

  南开校园内一片静谧。这所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本市,时值寒假,他们都回去了,在父母的膝下享受天伦之乐。空荡荡的教室里坐着一个英俊的青年学生,他一会儿翻着书,一会儿呆呆地坐着不动。慵懒的阳光透过窗子,照在他被泪水浸湿的脸上。周恩来的心境像那北方的原野,一片苍凉。他想念家乡,然而两位母亲早逝,生父长年在外。他打开笔记本,写下一行娟秀的行书字:"我讨厌孤独和寂寞。我喜欢交友,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朋友。"

  在民国初年的各学校中,南开学校是一所很有朝气的学校。它反对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积极提倡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成立社团和学术研究会,养成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对办社团、学会,学校不但有专门的老师管,而且校长常常亲自过问。

  1914年2月19日,常策欧便与好友周恩来、张瑞峰召集志趣相投的20多位同学,组建起了敬业乐群会。该会的宗旨是:"以智育为主体,而归宿于道德,联同学之感情,补教科之不及。"该会分研究、执行两类。研究类分设稽古部、智育部、演说部、俱乐部四部。执行类分设庶务部、编辑部。学会章程细密,组织严谨,很难想象是创自十多岁的青年学生之手。

  敬业乐群会成立后,开展了各种进步活动。作为智育部长,周恩来的工作十分忙。该部下设诗团、军事研究团,他着重抓诗团的活动。他在发动大家写诗的同时,自己带头作诗。他的诗用词洗炼,寓意深远,无矫饰之态,有韵律之美。如他写的《春日偶成》一诗,就可称上乘之作:



  (一)

  极目青郊外,

  烟霾布正浓,

  中原方逐鹿,

  博浪踵相踪。

  (二)

  樱花红陌上,

  柳叶绿池边,

  燕子声声里,

  相思又一年。


  智育部本着"补教科之不及"的宗旨,经常请老师作专题报告和辅导。如1915年5月请张诗岑老师讲军事研究,野外作战。1917年还请了不少社会上的知名学者前来学会演讲。如梁启超、蔡元培等人,周恩来忙前忙后,常常亲自担任记录。

  在学会演说部里,周恩来也是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利用各种机会锻炼自己的口才,经常一个人对着镜子,一边背诵演说词、一边做各种手势,下功夫练习演说艺术。他还苦练即席讲演的能力,不打稿,不准备,得到题目后即席发言,做到出口成章。这使他练出了一副好口才。

  当时,天津各中等学校每年举行一次校际辩论讲演比赛。1914年和1915年,周恩来都被推荐为南开学校的三名代表之一。结果,南开学校连续两次荣获冠军,他自己也有了一些名气,1915年被选为学校演说会副会长。

  1916年10月3日,全校举行演说会,周恩来作题为《中国现实之危机》的演说,痛斥各地军阀武人干政,卖国求荣,致使教育停顿,经济凋敝,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指出:这都是因为"政治不良"造成的。他向同学们大声疾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篇演说词名列优胜,后来在《校风》第45期上作为"代论"全文发表。

  周恩来还到校外演说过几次,效果很好。他不仅作长篇政论性演说,还经常表演趣谈(即说笑话)。

  中外历史上,有不少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在青年时代或长或短地干过一段编辑工作。周恩来走着同样的路。在敬业乐群会里,他是很有才气的编辑。

  1914年10月,周恩来主持的敬业乐群会会刊《敬业》创刊号出版。该刊前后共出6期,周恩来用"飞飞"、"翔宇"、"恩来"等署名在该刊发表了大量诗词和文章。

  在周恩来的主持下,《敬业》杂志越来越有影响,到第3期时,在校内的销售量已达1000多份。这在当时是很可观的数量了,阅者无不交口赞誉。

  1915年8月,南开学校学生办的校刊《校风》出版发行,这是一份周刊,有6名编辑代表。周恩来担任过这份刊物的编辑部纪事类总主任、文苑部长、课艺栏编辑,还担任过刊物经理部总经理,负责财务收入、印刷、校对、广告、发行等事务,他的工作既繁重又琐碎,需要付出极多的时间和精力。他为《校风》撰写过很多评论文章和新闻报道,他的文章题材范围广,从政治、经济、文化到地理、风俗,以至国际国内大事,都有所记述和评论。

  在南开学校的4年,周恩来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常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外,他坚持每天晨跑,参加各种体育比赛,曾获全校跳高第3名,是班里的篮球、排球队队员,学校的足球队队员。

  中学时期的周恩来,表现出了超出一般学生的社会活动才能。他在一天天走向成熟。

文章来源: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