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恩来班资讯 > 正文

学习周恩来,心怀祖国,放眼世界——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章百家做客“南开公能讲坛”

作者:吴家齐、韩江雪    发布时间:2017-12-15

2017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章百家做客南开中学第101期公能讲坛,为我们带来主题为“学习周恩来,心怀祖国,放眼世界”的精彩报告。学校领导、教师及高一、初一学生聆听了本次报告。


章百家教授的祖父章以吴曾在南开中学就学,是周总理的同学。父亲章文晋是资深外交家,曾经同周总理共事,而章教授本人也多次见过周总理。章教授主要讲解了周恩来成为举世瞩目的外交家的原因,和他对新中国外交作出的贡献。


章教授指出,周恩来的外交才干,是在时代背景、教育和个人经历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周恩来是一位在多重文化环境影响下成长起来的革命人物,他接受的教育是多样的,不仅来自于家庭和学校,也来自社会和自学。


周恩来早年在沈阳生活过一段时间。当时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东北尤为突出,社会环境孕育了周恩来的救国思想。后来,周恩来随伯父来到天津,进入南开学校学习。南开先进的教育制度和集体生活,使他的个人品德基本定型,也培养了他良好的自学能力。


1917年,周恩来留学日本。章教授指出,周恩来出国留学的收获是独特的。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他能够敏锐地从不同文化土壤中吸取养料,有意识地通过中外文化和社会现实的比较,从中剔除糟粕、汲取精华,并将之结合起来,这使得周恩来在国外的学习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当时的日本,社会文化多样,各种思潮涌动。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传入日本,为周恩来所初次接触。但是他并没有马上确定自己的主义信仰,而是在不断比较中谨慎选择。同时,基于对日本社会的敏锐观察,到1919年4月回国时,周恩来已经明确,日本的军国主义道路是不适用于中国的。


章教授指出,周恩来的旅日生涯,给予了他如何了解另一个国家、另一个民族、另一个社会的经验,而这种经验是无法在课本上学到的。


回国后,周恩来在天津参加并领导了五四爱国运动,不幸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受严修资助,带着在世界先进地区的发展中观察世界的发展趋势的目的赴欧留学。正是这段旅欧经历,极大地影响了他的外交技巧和能力。


在欧洲期间,周恩来利用自己驻欧记者的身份,阅读了大量外文报刊和文献资料,细致观察当地生活。在思想道路的探索上,他通过研究各种学说,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巴黎加入共产党。


1921年2月至1922年3月,周恩来撰写通讯稿件56篇,共计30万字。他的稿件以国际关系为重,细致分析了当时国际形势的发展走向。周恩来还负责共产党旅欧支部和国民党旅欧支部的相互联络。他的外交才干是个人所受教育、经历和他自己独特的智慧结合而成的。


遵义会议后,周恩来支持毛泽东成为党的领导人,并成为毛泽东的主要搭档和助手。章教授指出,外交领域是两人合作最出色最密切的领域。毛泽东总是着眼于大战略、大方向,做出有魄力的决断;而周恩来则从细处入手,在局势迅速变动的情况下做出多种分析预测,并将粗糙的构想转化为可行的步骤。


斯诺采访红区时,最先见到的中国共产党高级领导人,就是周恩来。斯诺对他极为深刻。他认为,周恩来是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个人行动与信仰和知识完全一致的纯粹的知识分子。抗战期间,周恩来为组建国际统一战线作出了巨大贡献,起草了中共第一份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文件。战后他还在国统区开办外事处,同外国大使广泛交流,获得极高的评价,扩大了中共的国际影响力。在之后的国共谈判中,周恩来代表中共与国民党、美国特使马歇尔交锋。事后,作为敌对方的马歇尔对他表现出的能力大加赞赏,总理外交水平的高超可见一斑。


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主持外交工作。他在新中国外交方针的基础上,又增加三条要求——礼尚往来;互通有无;团结世界人民,巩固和平力量,扩大中国影响。他重视外交的独立自主,大量培养外交人才,强调外交队伍“三三制”——即外交队伍三分之一在国内,三分之一在国外,三分之一储备培训;他重视作风习惯的养成,而直到现在,我们仍能从我国的外事人员身上看出一些周总理的遗风。


周恩来的外交硕果累累。在日内瓦会议上,他率领中国代表团展示了新中国的非凡气概,促进印度支那问题相关国家达成共识。万隆会议上,他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消除了亚非各国对华疑虑,受到与会代表和记者的高度赞扬。


在同亚非各国的交流中,总理一直坚持平等相待、互相支援的原则,坚决反对大国主义,强调谦虚谨慎,平等对待一切国家。对发达国家,他强调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耐心等待,即使没有建交,也要积极发展关系。同时,利用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积极进行外交工作。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先后同英国达成代办关系,同日本发展了繁荣的民间交流,并与法国正式建交。


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在冷战中处于劣势地位,而苏联对我国的威胁日益膨胀,中美双方都在考虑发展外交关系的可能。于是,在周总理的推动下,毛主席终于决定会见美国特使,继而为新中国更长远的发展道路奠定基石,这也是两位伟人为共和国留下的最后一笔丰厚遗产。


周总理为新中国外交作出了巨大贡献,而支撑这些成就的,不仅是总理本人过硬的外交本领,更是他优秀的品格、包容的态度和进取的精神。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应以周总理为人生楷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认识世界,以拳拳赤子之心报效祖国,做一名合格的南开学子,做一名出色的中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