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恩来班资讯 > 正文

淮阴工学院坚持用周恩来精神育人成效显著

作者:新华社新闻信息发稿中心    发布时间:2017-12-15

 

召开周恩来精神育人研讨会

       日前,在大中专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调研中了解到,淮阴工学院向党组织递交申请书的在校生数占学生数的年度比例不断攀升,今年已从上年的75%上升到92%。从学生处的有关工作记录中显示出,这是该院多年来一直依托地处周总理故乡优势,厚植周恩来精神本土化教育资源,坚持以周恩来精神育人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注重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保障。2001年3月,该院党委专门印发了《关于在全校开展“弘扬周恩来精神,建好周恩来故乡”主题活动的通知》,明确提出了“着力于以周恩来的崇高精神鼓舞人,以周恩来的优秀品德塑造人,以周恩来的高尚人格感动人”的育人理念。2003年6月,学院出台《关于加强学生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充分利用周恩来故乡的资源优势,深入开展“学习周恩来,读书兴中华”系列教育活动。2006年10年,学校印发了《淮阴工学院“学恩来精神,创优良学风”主题活动实施方案》,为周恩来精神育人奠定了制度保障。同年,学校明确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确立为校训,并在每年的开学典礼上,校长都要为学生上开学第一课,深度解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校训内涵。

整合地方资源,拓宽育人渠道。近几年,全院思想政治工作者发表周恩来精神育人论文一百余篇,承担以周恩来及周恩来精神为主题的各级各类课题20余项,出版《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等学术专著,把周恩来及地方红色文化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资源,开设“周恩来的生平与思想概论”等一批特色通识选修课程。与本地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纪念馆、黄花塘新四军纪念馆等单位共建实践基地,每年组织数千名学生赴实践基地接受现场教育。

丰富校园文化,营造育人氛围。开展“忆校史、明校训、唱校歌”活动,通过对学院办学历史的回顾、校训内涵的领会和校歌的吟唱,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恩来精神的熏陶。每年学院及各二级学院都会围绕“学习恩来精神”这一主线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以来,学院和各二级学院组织开展了如“学习恩来精神,做最好的自己”等主题教育活动300余次,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恩来班”创建为抓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邀请周恩来研究专家廖心文、淮安地方史研究专家荀德麟、周恩来总理的秘书纪东将军、周恩来总理的侄女周秉德女士等,来校为学生开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总理一生的光辉事迹和淮安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

重视发挥校园环境育人功能,以周恩来等淮安历史名人的名号来命名广场、道路、亭台楼阁。在楼宇的命名上也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如致远楼、行远楼、宁静楼等。校园里载种了周总理最喜欢的海棠花,花开季节,师生或举行周恩来诗文朗诵会,或举行书法、绘画、演讲比赛等,寄托对总理的无限怀念。

创新教育手段,注重教育效果。在传统育人手段的基础上,积极运用学生熟悉的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办“周恩来精神育人”专题网站,集中宣传周恩来思想,学习、践行周恩来精神。开通微信公众号、微博、QQ等新互动平台,用学生喜欢、常用的平台开展教育活动。建立周恩来精神育人主题馆,让学生了解学院用周恩来精神育人的历史渊源。

近年来,淮阴工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大幅提升,今年向党组织递交申请书的在校生数,占学生数的年度比例从75%上升到92%。学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校生年人均读书量从2006年2本上升到2017年6本,2017年图书馆入馆超过100万人次。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一次通过率超过80%。考取研究生人数逐年提高,截止今年,学生考研达线率、录取率双双突破20%,部分学院学生考研录取率已超过30%。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大幅增强,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奖翻番式增长。学生甘于扎根基层奉献社会。2010年以来,每年有100名毕业生到苏北经济薄弱村任职。江苏农垦有85%的管理技术骨干为该院培养。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深受周恩来精神哺育的淮阴工学院毕业生“思想政治素质高,爱岗敬业,勤奋踏实”,具有“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