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恩来班资讯 > 正文

新时代红色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成效研究--博物馆与高校共建基础初探

   发布时间:2020-12-17

田佳佳

(南开大学哲学院,天津,300000)

 

摘 要:全国各地博物馆作为中华文明的集中展示场所,其存在与发展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重点关注;而红色博物馆作为其中最具特色的一类,其对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承载,在新时代,则更应成为党和国家在文化建设方面重点关注的对象。通过对红色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成效的研究,为红色博物馆发展前景提出具象化的、可操作的意见,并使党和人民认识到红色博物馆发展对于整个文化建设推进的重要意义,则是当代红色博物馆建设及研究的进路。本文旨在从本条进路出发,结合调研成果,最终讨论博物馆与高校共建的可能性,为进一步馆校共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新时代;馆校共建

 

一、新时代红色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成效研究综述

(一)时代背景

博物馆是“人与物之间的结合”,是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的非营利性机构。而红色博物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一种非常具有特色和价值的博物馆,关于它的建设,关乎我国红色事业的继承发展。它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宣传爱国主义文化的窗口,继承爱国基因的平台,其地位作用在各个历史时期都相当重要。当前,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迅速兴起与发展,信息化建设的第三次浪潮如火如荼,并进入一个以数据的深度挖掘与融合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化阶段。博物馆,尤其是纪念重要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人物而设立的新型红色纪念类博物馆更应顺应时代要求,用“智慧”武装自己,以更加趣味性的方式,增加公众的体验感与参与度,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效益。同时,我国博物馆的发展前景,在需要同国际接轨,在更为广阔的命运共同体角度上,缔造属于全人类的共同的文化家园。博物馆的国际化发展既是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渠道,也是中华文化在国际上展示的门户,是国家精神文明程度的象征。而以爱国主义为特色的博物馆,更应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在发展中提升整体优势。这一文化阵地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与当今高校的“双一流”建设趋势保持同向而进,当今的红色博物馆更应顺势而变,因时而动,与高校建设发展实现联动,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功能,负起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

(二)理论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的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一进展的具体表现,就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而红色博物馆的建立与发展正是思想文化建设进程中的典型代表,是人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充分享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重地;红色博物馆以其自身特殊的存在意义与特点,成为树立人民理想,坚定人民信念的重要战地。在此背景下,红色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就成为了文化思想领域的时代符号,同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建设一样,具备重要的文化育人作用。二者都应高度契合党和国家对于人民理想信念建立的要求,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推动力量;更应配合党和国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工作领导权,让接受教育的群体成为自觉弘扬优秀文化的新群体。为了更好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红色博物馆需要重视传播手段建设与创新,提高传播力、引导力与影响力。

(三)现实背景

当今,红色博物馆的生存发展存在着面临着部分现实制约因素。从硬件方面来看,有如下四点制约因素:一是,部分博物馆建设投入资金匮乏,维持馆内运作的资金短缺,馆藏事业遇到阻力。二是,目前红色博物馆作为中国特有的博物馆展示种类,在国外鲜有研究,主要研究多以国内为主。其主要研究还依托于叙事类博物馆与历史类博物馆的大方向,在馆藏表达方面存在内容限制,针对红色博物馆的文化领域研究,展示设计研究等主题的研究总结还比较匮乏。三是,部分博物馆缺乏真正具有博物馆自身文化内涵、表达馆藏特色同时能够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文创产品,实物资料匮乏。四是,部分红色博物馆现代化管理水平低下,发展思维落后,效益较低。从软件方面来看,则有如下五点制约因素:一是,人民群众主动参观红色博物馆意愿不强和质量较差,对红色文化认识不足。二是,部分红色博物馆展览的延伸和拓展教育活动少,只重视博物馆藏品的保管,轻视展览教育,尚未把公共服务和展示教育放在中心位置,受教育群众还不够广泛。三是,部分红色博物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缺乏相应专业知识,缺乏相关宣讲人才,管理人员水平和素质有待提高。四是,部分红色博物馆展览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展览的智识普及度、观展设计感、馆群互动性不足,展览艺术感染力不强,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难以吸引群众真正“走入”博物馆,往往“走马观花”,缺乏对内涵的真实把握。五是,部分红色博物馆相关宣传力度不够,与现代媒体融合程度不强,在与参观者互动体验方面,缺乏数字化装备和智能感知终端等前沿技术支撑。

 

二、新时代红色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提升方案

通过对天津市多个纪念馆的实地调查,本文拟对当下红色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升级换代提出以下措施,并在其中讨论馆校共建机制中,可能存在的高校资源加入共建的切入点。

(一)优化管理体制,提高运营效率,优化队伍素质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提高红色博物馆的文化育人功能,博物馆首先必须从其自身结构入手,调整运作机制。博物馆可以依据 “统筹安排,按需施教”的原则,通过岗位技能培训提升馆内人员的工作能力,并且有重点地培养专家型的讲解员,以期不断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亲和力。最后通过广泛调研及与博物馆受众充分对接,达到充实讲解内容、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的效果。此外,博物馆可以效仿国家实行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简内部机制,提高管理运营效率。

(二)丰富展陈内容及形式,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吸引力

一个博物馆的核心内容是展陈,只有充分提高其的爱国主义教育吸引力,才能更好地做到整个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提高优化。在信息高速传递的今天,博物馆应当充分顺应广大人民群众需求,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展览。具体措施如智能导览,以满足差异化需求;运用新媒体传播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运用3D、 VR等技术展览等。在丰富展品方面,有学者提出过成立文物征集小组的计划,其优点在于可详细制订征集制度与程序,对文物藏品征集范围做出明确界定;同时,博物馆也可以在官方网站长期发布征集信息,与其他馆所、民间收藏家保持联系,多方获取各类相关文物信息。

(三)提高自生能力

红色博物馆作为单位,它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保持运转乃至提高,如此才能发挥出其教育功能。在接受国家补贴之外,博物馆还应当提升自生能力。一方面,博物馆应当提高自己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获利,这需要博物馆的全方位提升。另一方面,各红色博物馆可以以故宫博物馆作为成功范本,创建带有自身特色的文创产品,如纪念奖章、武器模型等,创收增收,促进展馆长期发展。

(四)创新宣教形式,扩展宣教载体

红色博物馆要充分发挥教育意义可从宣与教两方面进行展开。教育是需要双方互相配合的一项工作,红色博物馆应该增加展览与游客的互动性,并且可根据观众的差异化需求推出相应的宣传教育项目。同时,博物馆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在宣传方面的优势,运用新媒体创新性传播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理念,例如拍摄宣传微电影、建设网站线上展览等。进一步地,博物馆可以积极与各大媒体合作,扩展宣传载体,承载教育目的,扩大博物馆影响力。

在当今背景之下,红色博物馆要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功能,首先必须从自身着手,建立好博物馆自身队伍。无论是博物馆硬实力还是软实力的提升,博物馆与高等院校存在着共同发展的可能。在资源方面,高校可以实现部分教育资源如专家、典籍和研究工作的共享;而在宣传教育方面,高校师生具有身份的二重性,既是受教育的群体,也是进行主动进行宣传教育的群体,现阶段,高校与博物馆存在多方面的宣讲实践合作,存在着进一步对接建立共建基地,实现馆校共建的可能性。

 

三、新时代红色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意义

(一)对受教育主体的意义

1. 深化党员党性教育,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如今,红色博物馆参观已经成为了党员群体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于党员队伍而言,国家利益是重中之重,这要求新时代党员有“国重于家”之心。党员应接受党的教育,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主动为群众服务,将爱国主义奋斗精神捏在手里,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实现自身价值。共产党员要树牢家国情怀,做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的引领者。

2. 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的紧迫感

当前,我国人民群众,尤以高校学生为甚,价值观受多元文化和网络媒体的影响,正发生很大的变化,表现出对政治信仰的缺失和理想信念的缺乏。因而,培养高校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促使学生敬慕历史、向往崇高成为了当代高校立德树人的主要任务,也成为了红色博物馆的时代使命。红色博物馆通过导向型和激励性功能,通过树立典型示范榜样,不仅能够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能够激励学生心中的精神力量,树立理想信念,怀揣远大抱负,用更为客观的历史眼光看待社会问题,分析当代社会状况。

(二)对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

1. 弘扬中国红色传统,向世界展现中国的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当今国际社会,文化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很多时候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最核心的问题是人才和文化的竞争。哪个国家的文化特色鲜明、与时俱进,哪个国家发展前景就更大,更富有活力。红色文化纪念博物馆集中展示了中国特有的红色文化,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的奋勇抗争,中国 人民不会忘记历史,永远珍视和平。

2.有效加强社会层面的沟通合作,营造爱国教育社会氛围

红色博物馆立足自身,强化同其他组织的密切合作,将营造更为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如,博物馆进校园,把爱国主义当作课程,更好的使博物馆与学校进行联系;博物馆与志愿者组织进行联合,扩大了博物馆的志愿服务与公益性功能;博物馆与专家团队合作,不仅让博物馆的文物更好的得到了诠释,还让专家团队提升社会责任感;博物馆与有故事的民众合作,使不为人知的红色老一辈故事得到了讲述,彰显了不为人知的英雄的精神力量,同时,更让民众体会到博物馆对历史的尊重与人文关怀。总之,博物馆的横向联合,能够使社会在更广的层面向着爱国与红色共同迈进。

3. 提升所在城市知名度,配合打造红色旅游景区

现如今,“旅游兴城”已经成为了一个城市打造名片的独特方式。许多小城市至今不为人知,可就是那一个个的小县城,在抗日的发展中与解放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发展这些小城市的红色文化,讲述这些小城市的感人故事,不仅可以使中国广袤的大地拥有更多的红色文化基因,同时,也使这些小城市得到发展,借助红色文化平台发展旅游业,助力脱贫与共同富裕。大城市的红色文化博物馆建设也十分必要,建设红色文化博物馆,配合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使当地的旅游展示出现代化与红色并行的结合方式。同时,激励人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要忘记一座城市的过去,不要忘记它曾走过过的岁月。红色文化博物馆,集中包含了一座城市特有的故事,留下红色博物馆,就留下了一座城市的灵魂。

总而言之,红色博物馆与高等院校实现“馆校共建”,是红色博物馆自身发展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的重要路径。现如今,更多高校在校内设立“校史展”,弘扬爱国奋进的主旋律;同时更新图书馆功能,加快实现图书馆向文化中心转型,也是博物馆发展思维进驻高校校园的体现。现实正呼唤着,高校思政育人的建构走出校园,实现馆校共建的并行之势,让人民群众真正体会红色博物馆的丰富功能,共同构筑和谐文明的文化家园。

 

参考文献:

[1]扈颖钰.论红色资源育人功能的实现途径及创新——以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为例,党史博采(下) [J].2019

[2]杨艳玲.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J].2017

[3]王克勤.新时期纪念馆、博物馆宣教工作创新思路[J].2017

[4]王高.浅谈如何加强革命类纪念馆宣教中的感染力——以渡江战役纪念馆为例[J].2019

[5]杨艳梅.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J].2018

[6]郭小聪.新时期博物馆宣教工作创新思路探索[J].2015

[7]马晓娟.充分发挥博物馆对青少年教育的作用[J].2008,12 月

[8]洪景淑.陈嘉庚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及其启示[J]. 2017,4 月

[9]闫玉凯.革命纪念馆对青少年学生教育功能的思考[J].2010

[10]李美香.试论民族革命纪念馆如何发挥爱国主义教育作用──以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为例[J].2016

[11]雷军.博物馆、红色纪念馆如何改革创新? [J].2018

 

文章来源:第九届“周恩来班”政治思想工作研讨会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