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恩来班资讯 > 正文

浅论“周恩来班”创建机制与成效--以越秀外国语学院为例

   发布时间:2020-12-23

王明月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

 

摘要:“周恩来班”创建活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为弘扬和传承周恩来精神搭建操作化平台,将周恩来精神系统化、形象化、生动化的传达给大学生。

关键词:周恩来班;创建活动;德育

 

一、“周恩来班”创建缘起

“周恩来班”创建最初源于江苏省南京梅园中学孙逸江老师的活动倡议,1985年梅园中学开展了主题为“学习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勤奋读书”的活动,孙逸江老师进一步提出创建“周恩来班”,旨在以伟人风范为榜样、以伟人精神教育人。时任中国总理的李鹏同志亲笔书信,大家赞扬这一活动。1986年,南京市教育局、团市委正式命名梅园中学初一(3)班为“周恩来班”,全国第一个“周恩来班”由此诞生。

“周恩来班”创建活动逐步推广到全国各地,在1996年周恩来百年诞辰、2006年周恩来110周年诞辰这两个特殊的年份里,“周恩来班”迎来两次创建高潮期。据统计,1985年-2018年,先后有超过100所以上学校参与创建。为鼓励周恩来出生地的青少年一代学习总理崇高的思想品德,崇高的道德情操和惊人的人格魅力,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绍兴周恩来纪念馆作为周恩来祖居地,于2003年初向全市大、中专学校号召,鼓励争创周恩来班。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东方语言学院积极响应,进行了评选申报,经多方研究、考察、创建,时年3月5日,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中心、绍兴市教委、绍兴周恩来纪念馆一起授予越秀外国语学院五年制01中日班为首届“周恩来班”,这也是周恩来祖居地的第一个“周恩来班”。

 

二、构建“周恩来班”长效创建机制

1.社会各机构为“周恩来班”创建保驾护航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首个“周恩来班”由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中心、绍兴市教委、绍兴周恩来纪念馆联合授予,绍兴市教委鼓励全市大、中专学校积极投入创建活动,并亲身参与授牌仪式。除了学校和市政府的支持外,绍兴周恩来祖居、梅园新村纪念馆、周恩来生前身边工作人员和亲属都为“周恩来班”创建活动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周秉德、赵炜、高振普等人多次到绍兴举办周恩来相关著作读书签名会。周秉德女士亲身来到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与“周恩来班”同学亲切见面,并举行周恩来生平事迹报告会。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周恩来班”创建活动已成为校特色品牌项目之一,成为在校大学生广泛参与实践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深厚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创建长效育人实践机制的最根本动力源。

2.“周恩来班”创建与越秀德育教育传统有机结合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校,始建于1981年,校训“和成·育秀”。这与周恩来的精神和内核相一致,即做人做事做学问要保持自强、谦和、诚信。用周恩来理想人格和道德楷模激励学生,以“周恩来班”创建作为传承载体,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新的生长点,以周恩来为人生道路的指明星,学周知周行周,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材。

3.“周恩来班”创建与党建工作紧密联系

1984年,中共书记胡耀邦在周恩来故居题字“全党楷模”。2009年和2018年习近平书记在重要场合对周恩来同志极高的评价。在中共中央举行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周恩来同志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巨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将学习周恩来精神融入大学生党员培养的每个环节,以实施“建强学生支部”扶持计划,不断深化学生党建工作。按照党组织“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进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宁缺毋滥发展新党员,同时对无党员班级给予高度重视培养。积极探索“班级党支部”工作,将班集体与党支部紧密联系在一起,依托班级团支部为首,积极参与并创建“周恩来班”,将周恩来作为党员发展的至高准则,班集体以先贤为楷模,学习、成长、靠近,从而以高标准的党建促进了全班乃至全院学风建设,为党员发展提供了充足养料。2016年5月,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党建特色品牌“走进总理·薪火相传”成功立项,并于2018年5月结题。2018年,入围浙江省高校首批党建“双百示范”工程。同年,《以创建“周恩来班”为载体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入选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践育人示范载体。2019年,入选“全国民办学校党建特色建设项目”。这是以“周恩来班”创建促进党建工作的典型。

4.“周恩来班”创建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互融合

周恩来精神内涵丰富,结合实际选择活动切入点是创建首要问题。淮安中学创建主题是“学总理,创三好”;南开大学活动主题强调周恩来精神与南开校史、校训等特有的文化传统相结合;春晖中学则将重心放在周恩来理想人格的学习上;九江一中将周恩来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以“用周恩来精神育人铸魂”为主题,深入开展“周恩来班”创建工作为载体,充分发掘总理精神这座取之不尽的德育资源宝库,周恩来如同启明星照亮心灵指引前进的方向。校园文化活动创意取自总理精神内核,同时赋予新时代新内涵,创新活动形式,扩大活动范围,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从根本上提高了校园文化进程。

 

三、打造“周恩来班”创建模式

“周恩来班”创建活动依托基地丰富资源、紧贴学生思想实际,打造“周恩来班”创建主题系列活动,从大一到大四循序渐进,以周恩来精神为底色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主题明确,形式多样,鼓励创新。

1.初进东语,知遇恩来

走进东方语言学院教室,每个班都悬挂着周恩来画像,令人肃然起敬,而墙上张贴着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等周恩来语录更令人过目不忘铭记于心。系统性地组织召开“知周行周学周”主题班会、举办“周恩来的一生”读书报告会、“伟人周恩来”影片展播、“《周恩来旅日日记》观后感”征文比赛、“周恩来知识竞赛”、“周恩来教室布置评比”等活动,同时依托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互动,开启了学习周恩来精神的全新路径。全院学生学习了解周恩来生平事迹,周恩来精神逐渐成为学生心中最浓的底色。

2.知行相长,躬身实践

新生“开学第一课”——参观周恩来故居。周恩来侄儿周秉钧,曾在走访祖居是朗读了他母亲所赋一诗:“绍兴地灵人杰众,恩来百岁世称颂。天有源头地有根,家乡为民大献奉。”学生们跟随讲解员踏入一场寻根之旅,触碰周总理的胸怀与精神。参与周恩来亲属及其身边工作人员的书籍签售活动,参观“周恩来在抗战烽火中”、“为民・务实・清廉”图片展等活动。同时,十几年来我们始终如一,满怀崇敬之情在每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纪念日和3月5日周恩来诞辰纪念日,我院与周恩来祖居共同举行盛大悼念活动,沉痛庄严的现场氛围,把学生们仿佛带回曾经周总理生活的那些峥嵘岁月,追忆总理一生不朽的丰功伟绩。全方位多角度认识周恩来,周恩来人格魅力内化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中。

3.承继相守,久久为功

与绍兴市周恩来祖居合作共建“周恩来班”,彼此成为学习周恩来精神道路上的亲密朋友;周恩来祖居志愿讲解员,面向社会各界传颂周总理的感人事迹;“学恩来·争奉献”周恩来祖居义工服务活动,养护祖居的一草一木,向周总理舍身忘我无私奉献的精神致敬。“周恩来班”创建汇报会,讲好东语学子与周总理的故事,共同学习周总理的坚毅品质和先锋力量。同做一件事,同聚一股力,一起学习周恩来精神,一起为实现中华之崛起而砥砺前行。

4.翔宇之志,薪火相传

“周恩来班”创建评选大会奏响“走进总理·薪火相传”之曲,东语学子用最真挚的感情表达对总理的热爱,勤勤恳恳夯实专业基础,砥砺前行厚植专业技能,用奋进的青春传扬周恩来精神。在东语,“周恩来班”创建既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更是一种责任的传递,东语学子立志扛起时代的重任,将周恩来精神的火种播撒到祖国大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周恩来班”创建成效

2003年以来,我院通过理念创新、体系创新、载体创新,“周恩来班”建设历久弥香,取得了丰硕的创建成果。学院至今共有14个班级获“周恩来班”称号。

1.学习全党楷模典范,培育优秀大学生党员

周恩来总理用了近3年时间,坚定了自己马克思主义革命的根本立场,他曾说“我认的主义一定不变”。自此,周恩来用他的一生在坚定不移的投身社会主义革命中,真真切切的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他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他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值得世界铭记。习近平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员意识,“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在这方面,周恩来堪称全党的楷模。东方语言学院党委把学习恩来精神与党员培养相结合。把学习弘扬周恩来精神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结合起来,要求党员把周恩来精神作为党员干部的应有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2.秉承周恩来精神,创建优良班风学风

“周恩来班”的创建带动了整个学院学风的提升,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学院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全国笹川杯全国大学生日语作文比赛中荣获团体三等奖;全国日本国情知识大赛团体二得奖;三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分获C类二等奖、三等奖等。

以2017学年“周恩来班”——日语1504班2017年成绩为例:专业课成绩位居年级第一;在浙江省政府奖学金评比中,全年段共8名同学获奖,该班独占5个名额;在SPT系列奖学金评比中,该班16位同学获奖,人数超过班级半数,其中一等奖系列,该班占据1/2;3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2人获日华杯专业课奖学金;日语N2通过率87%;日语“专四”通过率73%,位居前列;班级英语四级通过率97%;计算机二级通过率97%;全国普通话考试二乙及以上通过率100%。该班黄博文同学,获得第四届“雅马哈杯”中国华东地区大学生日语演讲比赛决赛中荣获一等奖。

3.践行无私奉献精神,搭建志愿服务平台

在周恩来精神的激励下,我院与绍兴周恩来祖居展开深入合作,建立义工实践基地,开展“学恩来•争奉献”周恩来祖居义工服务活动。此外,学生积极参与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中日韩商协会合作峰会等志愿者活动,还利用寒暑假时间进乡村、到社区为群众服务。学生在服务过程中,培养耐心、细心和爱心,树立奉献服务意识,有力提升了社会服务水平。

4.弘扬“周恩来班”创建,提升学校美誉度

我院组织参与的“周恩来班”创建系列活动曾刊登在《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掌上绍兴》、《绍兴日报数字报》等各大新闻媒体网站上,多次在校报及学院官微上进行“周恩来班”创建活动专题报道。有效扩大品牌知名度,并在社会媒体上也享有很高的美誉。

 

参考文献:

[1]王家云.周恩来精神研究述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2):72-75.

[2]张红安.全国“周恩来班”的创建与启示[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32.

[3]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管曙光,王维国.学全党楷模担时代道义:弘扬周恩来的八种精神[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7):32-34.

[5]米镇波,周恩来研究概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6]王管.论“周恩来班”创建活动的原则及其路径[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32.

 

文章来源:第九届“周恩来班”政治思想工作研讨会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