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恩来班资讯 > 正文

纪念馆社会教育与学校德育教育联动形式初探

   发布时间:2020-12-29

刘燕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天津,300000)

 

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常设机构,向公众开放,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这个定义,一改传统博物馆“只见物不见人”的生存发展原则,在重视文物标本等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的征集、保护、研究的基础上,日渐增强以人为本、以博物馆藏品为公众所用的理念。

博物馆的发展趋势由过去单纯强调“物”转化为强调“物”与“人”并重,更加注重观众的感官体验和精神感受,围绕社会教育进行基础性研究并开展一系列活动。在未成年人教育方面,与学校探索并建立了良性发展的馆校联动机制。

时代发展的脚步使博物馆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博物馆要首先放下姿态,增强沟通力、改革社教模式、在时代的大变革中实现博物馆与公众的良性互动和共同进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依托馆藏资源,在与学校合作,开展针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实践中,不断创新思路和理念,通过创建“周恩来班”这一德育教育平台,经过多年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逐步探索行之有效的馆校联动新机制。

 

一、“周恩来班”是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公众思想活动、精神状态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也不断增强。如何面对这一社会学、教育学的新现象,适应这种新变化,在新时期更好发挥纪念馆的独特作用,有关专家学者在不断思索并付诸实践。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一代的精神风貌和综合素质,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复兴。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对未来追求的方向以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确立,都需要我们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加强对他们的教育与引导,身处其中的纪念馆亦责无旁贷。

一项调查表明,周恩来既是当代青少年普遍认可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典范,也是最受当代青少年推崇的英雄之一。青少年普遍推崇周恩来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人民公仆的情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责任感、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在培养青少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提高道德的知行统一等方面,利用“周恩来班”这一平台,将伟人精神与当代学生德育教育结合起来,以史感人、以史育人,是科学而有效的抓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青少年群体由于年龄的差异,认识世界、社会、环境的能力天然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这就需要纪念馆在开展社教活动前,研究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因人施教。以周恩来精神的宣传教育为例,小学生侧重于讲故事,用生动形象并容易理解的语言启蒙伟人精神,使他们对周恩来相关的历史知识、道德规范、人际交流等有一个初步了解;中学时代是一个人的性格、思想以及认识养成的重要阶段,将为其一生奠定重要基础,因此中学生是周恩来精神普及宣传的重点关注群体,可以引导他们系统学习周恩来传记,多方面、多角度阅读周恩来生平业绩的书籍、资料、影视作品等,深入了解周恩来精神,培养“爱国、创新、敬业、乐群”等基本的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引导他们向伟人学习,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是趋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体,对大学生进行周恩来精神的宣传,单一的课堂教育不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还应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纪念馆的联动就是很好的社会实践方式。可使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增强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在纪念馆的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明确“为谁学习”、“为谁工作”和“做什么人、怎样做人”的问题。为他们最终走入社会、奉献社会打下道德层面的坚实基础。

 

二、纪念馆社会教育与学校德育教育联动的认识与实践

“周恩来班”作为纪念馆社会教育与学校德育教育联动的纽带,一方面将纪念馆的文物资源、展览成果以讲解服务或开展活动等形式推介给学校,使学生受到历史和道德的教育熏陶;另一方面,让未成年人或青年学生这一社会资源为纪念馆所用,使学校能在纪念馆的工作中有所助力。由此实现馆校合作,互利双赢。

(一)办好特色展览,以纪念馆“主业”服务青少年群体

纪念馆针对青少年群体的德育教育是在对藏品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藏品经研究、提炼、编辑,借助展览这种纪念馆特有的宣传方式,讲述馆藏文物背后的故事,并提炼升华出德育教育素材,使学生喜闻乐见,润物无声。

纪念馆基本陈列已接待全国“周恩来班”学生参观几百批次,通过陈列、展览,使学生们全面了解周恩来生平业绩和人格风范,可以说陈列展览是不同于书本文字的、使学生接触、学习、理解周恩来精神最直观的物质教材。

为推动“周恩来班”活动有效开展,实现馆校联动,优势互补,纪念馆根据馆藏文物特点,精心制成“为中华之崛起——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魅力·智慧——美国人眼中的周恩来”等专题巡展,实行“走出去”战略,送展到创建“周恩来班”的学校,将周恩来精神传递给更多的学生,丰富他们的校园文化生活。

(二)通过讲座活动,做“周恩来班”沟通的桥梁纽带

纪念馆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周恩来精神育人新思路,有效地开展学习伟人精神风范与学校德育教育相结合的活动,把纪念馆社会教育落到实处。为此,纪念馆不断加强与各校“周恩来班”的联系,积极努力为馆校之间、校校之间、班班之间的学习和交流牵线搭桥,通过课堂教学、座谈会、研讨会、出版物等多种媒介,充分发挥纪念馆作为“周恩来班”联动的桥梁纽带作用。

1、进行课堂教学。纪念馆将学校作为重点共建活动对象,以巡展、辅导、授课等形式深入学校,通过组织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时效性的活动,吸引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和科学知识。纪念馆推出“少年励志微课堂”青少年教育项目年表(包括周恩来少年时代励志故事分享会、雷锋精神系列报告会、开学第一课、素质拓展系列课程等四个品牌项目),为各类学校进行德育教育提供多项选择、灵活组合的全年服务指南。

2、召开主题座谈会。纪念馆在周恩来诞辰日和逝世日召开主题座谈会,邀请“周恩来班”学生代表出席,让他们近距离聆听专家学者对周恩来精神的阐述。“周恩来班”学生们在座谈会上也会讲述对周恩来精神的理解以及学习的收获,通过信息交流、互通有无,展示“周恩来班”的风采,扩大了他们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3、组织伟人精神报告会。周恩来生前身边工作人员和亲属有着与周恩来、邓颖超朝夕相处的亲身经历,学生喜欢聆听他们讲述的伟人故事。在纪念馆的积极联络下,他们走进创建“周恩来班”的学校,为在校学生讲述周恩来的生平业绩,伟人精神报告会丰富了学生们的学习内容,增加了历史知识,拓宽了眼界。

4、举办经验交流研讨会。纪念馆积极发挥联络职能,为创建“周恩来班”的学校分享经验、交流成果搭建平台。例如2013年8月,由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主办的第七届“全国‘周恩来班’‘邓颖超班’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在天津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中国梦——以周恩来为人生楷模”。与会代表围绕学习周恩来精神构筑青年学生的中国梦,“以周恩来总理为人生楷模”德育目标的实现途径,如何通过创建“周恩来班”活动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周恩来班”、“邓颖超班”主题班会设计方案等四个方面展开讨论,达到交流经验,加强联谊,相互促进的目的。

(三)利用平面和网络媒体,使馆校联动常态化

一是在编辑出版的纸质出版物《周恩来邓颖超研究通讯》上刊登来自“周恩来班”的稿件,为全国“周恩来班”交流经验提供阵地。自2005年总第6期开始,《研究通讯》开辟“周邓班论坛”专栏,刊发全国各校“周恩来班”文章。2012年上半年(总第19期)《研究通讯》出版“周恩来班论坛专辑”,集中刊登了一批各校投稿的“周恩来班”文章,至今累计刊登“周恩来班”相关文章近百篇。

一是在编辑出版的纸质出版物《周恩来邓颖超研究通讯》上刊登来自“周恩来班”的稿件,为全国“周恩来班”交流经验提供阵地。自2005年总第6期开始,《研究通讯》开辟“周邓班论坛”专栏,刊发全国各校“周恩来班”文章。2012年上半年(总第19期)《研究通讯》出版“周恩来班论坛专辑”,集中刊登了一批各校投稿的“周恩来班”文章,至今累计刊登“周恩来班”相关文章近百篇。

三是开辟“云”课堂,在特殊时期坚持馆校联动。2020年初,中国突遇新冠肺炎疫情,纪念馆和各学校相继闭馆或停课。为在疫情期间坚持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纪念馆以“云”课堂的形式,坚持周恩来精神的普及宣传。例如纪念馆与西藏林芝波密县倾多镇中心小学共同开展“追寻伟人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六一国际儿童节主题活动。为小朋友们讲述周恩来青少年时期立志成长故事,引导他们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提高思想道德品质,厚植红色文化基因。让孩子们能在“云”端感受跨越三千多公里的红色文化,感受别样的节日气氛。

在2020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期间,纪念馆利用网络平台,与天津市南开区川府里小学联合开展了“‘感知博物馆 文明礼先行’博物馆、纪念馆基本知识及参观礼仪”在线教育活动,纪念馆讲解员在线授课,带领学生们领略博物馆之美,了解文博知识,培养文明参观的良好习惯。同时,在既有宣教内容的基础上,还特别增加了“新冠肺炎防控期间文博场馆参观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在让青少年学生足不出户享受纪念馆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疫情防范意识,做到安全、文明出行。

(四)开展志愿服务,让青少年学生的学识为纪念馆所用

纪念馆通过志愿服务、义工、博物馆之友等多种形式,利用社会资源,让青少年学生在纪念馆参与社会实践。纪念馆与所在城市的10余所大中小学建有长期志愿服务合作关系,他们在纪念馆内通过观众疏导服务、志愿讲解等多种形式,开展“小小志愿者讲解活动”、“5•18博物馆日志愿服务”等专题活动,纪念馆还联系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志愿者,为陈列展览中的英文说明牌提供笔译服务。每年年终纪念馆召开志愿服务工作总结会,对本年度的志愿者工作进行总结表彰。经纪念馆培养的志愿者讲解员以及纪念馆志愿者团队多次在全国获奖。

 

三、结语

“周恩来班”天然地与周恩来纪念场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全国第一个“周恩来班”就是在南京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的帮助下产生的。2019年12月13日,“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现场推进会”在天津召开,当天下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示范课展示”在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举行。全国部分重点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学生共同参与了学习和互动交流。展示课上,天津师范大学李思聪副教授和张家玮老师结合周恩来、邓颖超两位伟人的生平业绩,重点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号召新时代大学生向周恩来、邓颖超等老一辈革命家学习。讲解过程中,老师与同学不时互动交流,气氛热烈。参观结束后,学生们认为将思政课搬到纪念馆,聆听老师讲述的同时参观展览,了解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将信仰与行动结合起来,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收获很大。这次在纪念馆的展示课得到了全国高校领导们的认可和好评。同时,纪念馆以这次展示课为契机,继续加强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作,着力打造思政课实践基地和第二课堂,提升讲解和展览的针对性、实效性,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和学校德育教育联动发展是大势所趋,但不难发现,二者联动机制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引起各类学校和博物馆从业人员的重视与反思。例如不少地区学校和博物馆之间尚停留在因人成事阶段,随着人员变动,这种合作往往陷于中断;不少博物馆在针对青少年的讲解中“千人一词”,未能根据后者年龄段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因人施讲;将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也是今后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需要携手考虑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的迫切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唯其光荣,才需后辈不断研习伟人精神,彰显其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之价值;唯其不朽,更值得后辈承前启后,筚路蓝缕,将周恩来精神与时俱进地发扬光大。周恩来相关博物馆、纪念地要探索新时期青少年教育的新特点,继续深入挖掘馆藏资源,发挥周恩来纪念场所在“周恩来班”创建活动中的研究、教育和服务职能,引导青少年利用纪念地这一社会课堂学习、传扬周恩来精神,让他们成长为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文章来源:第九届“周恩来班”政治思想工作研讨会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