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恩来班资讯 > 正文

周恩来精神培育时代新人的校际联盟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31

高新民

(江苏淮阴中学,江苏淮安,223002)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对周恩来总理六个“杰出楷模”的崇高评价,为“立什么德”“育什么人”树立了杰出榜样。江苏省淮阴中学据此将志存高远、进德修业、奉献社会、敢于担当、勤勉自立、追求卓越六大品格作为育人的根本目标,构建了以文化为魂、以课程为基、以实践为体、以活动为骨、以协同为力的周恩来精神育时代新人的校本化实施机制。

关键词:周恩来精神;时代新人;校本化范式

 

“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周恩来同志是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杰岀楷模;是对党忠诚、维护大局的杰出楷模;是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的杰出楷模;是自我革命、永远奋斗的杰出楷模;是勇于担当、鞠躬尽瘁的杰出楷模;是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杰出楷模。”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纪念周恩来120周年诞辰座谈会上,对周恩来总理做出的六个“杰出楷模”的高度评价。作为地处周恩来家乡的普通中学,探索构建以恩来精神为核心的时代新人校本化育人范式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为此,我们凝练萃取“志存高远、进德修业、奉献社会、敢于担当、勤勉自立、追求卓越”六大品格作为以周恩来精神培育时代新人的核心素养目标。围绕目标任务,学校实施文化育人(文化为魂)、课程育人(课程为基)、实践育人(实践为体)、活动育人(活动为骨)、自主育人(自主为本)、协同育人(协同为力),努力构建校本化的立德树人育人范式,并与当地两所大学、3所高中、7所初中、2所小学、1所幼儿园形成恩来精神培育时代新人的校际联盟机制,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建设。约定在不同的学段,按照和而不同的原则,积极践行以恩来精神培育时代新人的实施机制,为淮安教育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担当和贡献。

 

一、以文化为魂,塑志存高远之品格

1.理想信念文化塑魂。

一是开展理想信念主题教育活动。周恩来同志一生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精神,是我们树立理想信念的光辉榜样。二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教育活动,新领学生处理好“中国梦和我的梦”的关系,坚定对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2.校园物型文化铸魂。

我们以周恩来求学和革命活动为主线,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经线,以“竖起脊梁担事”的家国情怀为纬线,建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内涵丰富的一品梅园、一品梅大道、担当大道、大鸾文化墙、翔宇图书馆,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周恩来的爱国情怀,激发其志存高远。

3.校园制度文化养魂。

学校“竖起脊梁担事”的校风、“进德修业、弘毅笃行”的校训、“动心忍性、知行合一”的学风,是培养学生志存高远品格的文化源泉。以此为出发点,我们制定既有约束力又有激励作用的学校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引领学生的发展。

 

二、以课程为基,塑进德修业之品格

1.思想政治课程引领。

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我们联系国情、校情和学生生活实际,挖掘周恩来生平与精神思想内涵,充分利用周恩来纪念地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我们坚持思想政治课和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丰富课堂形式,发展学生道德认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我们努力引导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红色德育课程体验。

学校挖掘淮安地方红色资源,建设校外红色德育基地;学校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聘请基地讲解员为学校德育辅导员,培养学生成为基地学生讲解员,参观感悟体验周恩来总理精神,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学校开发红色德育校本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红色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人口状况和发展成就,融入周恩来精神育人元素,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养成进德修业的高尚品格。

3.融合德育课程渗透。

我们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同时借鉴STEAM模式,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各门课程教学中。如在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的课堂上,我们利用课程中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结合周恩来精神,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我们结合周恩来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关怀等故事,加强对学生生活技能、劳动习惯、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三、以实践为体,塑奉献社会之品格

1.主题教育实践谈奉献。

学校经常开展“周恩来同志是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的杰出楷模”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以弘扬周恩来精神,提升学生的主体担当品格为核心指导思想。学校引导教师探索“周恩来班”创建背景,丰富创建形式,创新建设内容,通过深化“周恩来班”创建,提升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协调能力、创新创优能力和综合素养。

2.研学旅行实践传奉献。

学校开发周恩来青年求学路线、留学路线、长征路线、革命纪念地等研学旅行实践路线,组织周恩来班猜英学子沿着周恩来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进行游学研修,用脚去丈量伟人的足迹,用心去传播周总理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的奉献精神。

3.志愿服务实践做奉献。

围绕学校教学、校园环境、検园文化建设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围绕社区生活,开展亲情关爱、保护环境、公益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围绕公益项目,就近就便到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和敬老院、福利院等社会机构开展知识讲解、秩序引导和敬老助老、关爱孤残儿童等活动。此外,我们还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日庆祝活动,让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充分感受节日的快乐;创新设计面向青年学生的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德润淮安•温暖童心”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创新,组织开展“文明小义工”“美德少年”“最美中学生”推选活动,推动志愿服务组织设计面向青年学生的志愿服务项目,引导学生在志愿服务实践中积极奉献社会。

 

四、以活动为骨,塑敢于担当之品格

1.传统节庆日活动养担当。

传统节庆日活动是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担当品格养成的重要活动载体。我们开展节日纪念日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楔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担当品格和行为习惯。

2.主题教育活动能担当。

学校定期组织开展“读恩来一说恩来一研恩来一演恩来一颂恩来一学恩来”百年恩来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研究周恩来、说周恩来故事、扮演周恩来、歌颂周恩来、学做周恩来等鲜活的样态,引导学生像总理那样,成为敢于担当的时代新人。

3.仪式教育活动敢担当。

仪式教育活动庄严神圣,能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和道德价值引领作用。学校建立国旗班,严格升挂国旗制度,举行升旗仪式,奏唱国歌,开展向国旗敬礼、国旗下宣誓、国旗下讲话等活动;定期举办开学仪式、入团仪式、毕业仪式、成人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仪式活动,举行宪法宣誓仪式,体会公民担当之责任。我们每年举行一次体育节、艺术节、社团节、运动会、辩论赛、诗词大会、话剧节等,鼓励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促进学生在各类活动中敢于担当、能够担当。

 

五、以自主为本、协同为力,塑勤勉自立、追求卓越之品格

1.学校制度引领规范养成。

我们积极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完善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治理行为,形成全体师生广泛认同和自觉遵守的制度规范;建立实现全员育人的具体制度,规范师生言行,提高全员育人的自觉性;探索班级民主管理制度,形成学生自我教育、民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加强班集体管理,强化集体教育,建设良好班风;细化学生行为规范,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完善成长记录,从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自主发展,养成勤勉自立、追求卓越的优秀品格。

2.学生生涯规划认识自我。

学校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树立专业志向、学会选择课程、实现自我教育、自主发展,强化主动发展的意识,学会对自我的客观认识与评价,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涯规划,在促进学生在全面基础素质养成的前提下,实现个性发展、特长发展。关爱特殊群体,加强对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学习困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表村留守儿童等群体的教育关爱,完善学校联系关爱机制,及时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开展心理辅导,提供情感关怀,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

3.家校合作多方联动共育。

学校组建“周恩来精神培育时代新人”研究团队,让师生成为恩来精神培育时代新人学习研究的责任者、承载者和获益者。我们力求教师人人都能勇于担当育人重任,人人都能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让老师成为“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此外,学校还加快专家型家长资源库建设,开发家长课程,办好家长学校,分享教育经验;加快优秀校友资源库建设,编制优秀校友励志故事丛书、视频;密切与国内外高校合作,完善大师报告会制度;加强与校外各种德育资源和各类专题教育场所资源的共建共享,寻求社会各界帮助,促进“政府一学校一家庭一社会”四位一体建设,形成家校合作机制;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校外协同推广平台,推动全社会形成“周恩来精神培育时代新人”育人模式。这一切都促进学生形成“志存高远、进德修业、奉献社会、敢于担当、勤勉自立、追求卓越”六大品格。

 

文章来源:第九届“周恩来班”政治思想工作研讨会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