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恩来班资讯 > 正文

“行走的思政课——追寻周恩来的红色足迹”研学班开班仪式在周恩来故居举行

作者:周恩来故里景区    发布时间:2024-07-05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及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作用,7月1日上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年华诞之际,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携手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以“传承红色精神,勇担强国使命”为主题,开展的“行走的思政课——追寻周恩来的红色足迹”研学班开班仪式在周恩来故居举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二级巡视员、周恩来研究处处长潘敬国,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金勇,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纪念馆馆长祁素娟等领导,追寻周恩来的红色足迹”研学班学员以及淮阴工学院、淮阴师范学院“周恩来班”学生代表、淮安区邵正淮劳模党支部党员代表等参加了活动。开班仪式由周恩来故居管理处副主任李子权主持。




“行走的思政课”




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祁素娟致辞。她表示,作为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举办“行走的思政课——追寻周恩来的红色足迹”研学班,既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发挥红色场馆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功能的一次积极探索。周恩来纪念地高度重视红色纪念馆在思政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运用纪念馆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高要求、高标准和高质量开展了一系列研学活动。本次研学班,通过课内“思政小课堂”与课外“社会大课堂”融合,深入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将有效激发青年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强国有我”的奋斗豪情。她希望学员们在“学”字上做文章,在“研”字上下功夫,在“宣”字上出亮点,走近红色故事,感悟周恩来总理的峥嵘岁月和崇高风范,传承红色基因,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争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金勇在致辞中表示,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光辉业绩彪炳千秋,受到世人敬仰和爱戴。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以助力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己任,开展具有鲜明“传媒与传播”特色的高水平教学与科研工作。学院与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签署党建合作协议,并将周恩来故居作为学院的党建基地。此次馆校双方共同举办“行走的思政课”活动,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注思政课的深刻践行,也是对周恩来总理的无限缅怀。周恩来的崇高精神风范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激励我们永远前行。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二级巡视员、周恩来研究处处长潘敬国讲话。他表示,此次研学活动是通过学习一代伟人,感受信仰的力量,品味真理的味道,意义深远。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携手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强强联合,深入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研学活动,这是让思政教育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的具体举措。希望“行走的思政课”研学班能引领馆校融合的方向,探索出大思政课的一条新路。


“行走的思政课”





在研学班开班仪式上,周恩来侄女、中国新闻社原副社长周秉德,周恩来卫士、中央警卫局原副局长高振普分别通过视频和贺信的方式向本次研学班的举办表示祝贺。他们在贺词中表示,要通过开展红色研学活动,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周恩来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立志读书”“立德修身”“立行报国”的精神。周恩来纪念地和中国传媒大学在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均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希望今后进一步以奋斗之姿扛起使命担当,充分发挥好红色资源的作用,深化馆校合作共建,用红色教育点亮青年一代信仰之灯,为培育时代新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赠书环节




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副局长李永权向中国传媒大学、淮阴工学院、淮阴师范学院三所学校赠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励志故事》图书。


学员发言




研学班班长宣读了“追寻周恩来的红色足迹”研学班办班目的、寻访线路、活动方案、班级纪律;学员代表作表态发言,表达了明确研学目标、认真完成研学任务的决心。


授旗仪式




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祁素娟和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金勇共同向“追寻周恩来的红色足迹”研学班授班旗。




学员们接过飘扬的研学班班旗,正式开启了首站在淮安的红色研学之旅。他们选择了周恩来故居为本次研学的“现场教学”点,精彩上好“追寻周恩来的红色足迹”研学班的第一课。


“行走的思政课”




在周恩来“童年读书房”前,研学班学员中国传媒大学宋锦同学正在为来自淮阴工学院、淮阴师范学院的青年学子们深情讲述。从一件件老式家具和墙壁上的简单陈设中,让在场的同学们了解了童年周恩来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以及在家乡淮安12年对周恩来的影响,感悟周恩来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最强音的时代背景,同上了一堂生动的实境课程。




沉浸式饮水思源




在周恩来故居院中有一口水井,水井不远处有一块小菜地,周恩来幼年时从水井中取水,在这里种瓜种菜。研学班学员和淮安高校同学们一起在水井吊水,浇灌小菜园里的蔬菜,沉浸式感受周恩来总理小时候的劳动生活。来自淮阴师范学院“周恩来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格外活跃,他们身着华丽的民族服饰与身穿汉服的同学们一同互动体验劳动的场景,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动人的风景。大家互帮互助,在劳动中饮水思源,感恩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生交流互动会


研学班学员与淮阴工学院、淮阴师范学院同学们来到“周恩来家风讲堂”,在研学班班主任罗霆老师召集下举行大学生交流会。同学们就周恩来总理在家乡生活学习12年对其品格个性的形成展开交流,大家踊跃发言,分享自己的心得感悟;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同学围绕“思念”“弘扬”主题,以诗朗诵、演唱等形式,深情表演了《这个人》《你这样的人》和《井冈山最亮的星》、《延安精神——磐石不倒,历久弥坚》等精彩节目。






据悉,本次研学班学员是中国传媒大学从众多学生中遴选出来的优秀学子,他们将按照精心设计的“行走的思政课”线路,围绕“追寻周恩来的红色足迹”研学主题,从淮安出发,沿着周恩来在天津、南昌、遵义、北京等地的红色足迹,探寻一代伟人周恩来出生成长、求学求索、革命实践的光辉历程,让青年学子在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新时代青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供稿:周恩来故居管理处 张翔雯

摄影:武晓青

视频:王昊苏

编辑:赵鸿月

审校:叶勇 贾同宇

核发:李永权



END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号|周班

官方网站|www.enlaib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