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恩来班资讯 > 正文

首都医科大学举行“英雄的足迹”之红色实践总结暨周恩来班授牌、恩来奖学金启动仪式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    发布时间:2017-12-15

2017年9月27日下午,首都医科大学78教室,“英雄的足迹”之红色实践总结暨周恩来班授牌、恩来奖学金启动仪式隆重举行。周恩来总理侄女、中新社原副社长、全国政协委员周秉德,中央文献研究室原秘书长、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会长闫建琪,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副秘书长李清平,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秘书长王秋阳,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徐亚宁以及首都医科大学原党委书记李明,校党委副书记刘芳等出席了本次活动。首都医科大学英才骨干训练营和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学生代表以及各学院的老师同学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激动人心的一刻。

    “他有一个不平凡的乳名,大鸾——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九万里。他有一个平凡的名字,恩来——赐人福泽,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祖国的前途为念……”。在活动开场伊始,全体师生共同观看了纪念周恩来总理的短片《英雄的足迹》。回忆往昔峥嵘岁月,感念“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西花厅、海棠花,一张张总理的老照片勾起了在场师生们多少怀念与不舍,多少敬仰与钦佩。

    在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和学校共同决定在“首都医科大学英才学校-英才骨干训练营”中设立“周恩来班”。中央文献研究室原秘书长、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会长闫建琪宣读了命名决定。周秉德、李明共同为“周恩来班”牌匾揭牌。随着红丝绸的掀开,周恩来班正式成立。

    2015级五年制基础医学班、英才骨干训练营王彤彤同学代表周恩来班学员发言。王彤彤同学说,虽然自己是95后大学生,生逢盛世,与周总理所处时代不同,但却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周恩来让几乎所有的人都对他心怀敬意?又是什么令整个世界对“恩来精神”保持永恒的青睐?从各种报道中看到的总理忙碌地替工作人员运送毛毡的身影、病榻上为了不打扰护士休息而忍痛的坚持、缝缝补补却始终不肯换新的卡其布中山装,让他们明白了伟大源于平凡,周恩来总理的精神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世世代代。

    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和周恩来思想研究会共同为周恩来班和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学员代表,授予了印刻着毛泽东主席头像和“为人民服务”字样的胸章,并向同学们赠送了书籍《周恩来寄语》。

    校党委副书记刘芳向周秉德、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和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对学校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谢,表示学校也必将遵循的周总理的精神,把英才学校周恩来班建设好,把恩来奖学金管理好。刘芳对同学们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学习总理爱国爱校、无私奉献。没有国就没有家,今天我们努力学习,为的就是明天为祖国的医疗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二是学习总理严谨细致、实事求是,不空想,不空谈,认真做好手边的每一件事;三是学习总理严以律己、艰苦朴素,要做到“以勤养志、以俭养德”,在学习工作上认认真真、勤勤恳恳、不贪图享乐,不奢侈浪费;四是学习总理虚怀若谷、戒骄戒躁,对基础学习、对临床实践以及对以后的医疗工作永守谦虚、谨慎、认真的精神。

    在专题讲座环节,年过古稀的周秉德老师,用最朴素的语言、亲切的语气、娓娓的讲述了一位亲情家事里的周恩来。“我虽然是总理,谁也不能跟着我占便宜”,周总理用近乎苛刻、“不近人情”的标准要求着自己和家人;而对于人民、对于国家,却始终无私奉献、鞠躬尽瘁。师生们安静听着周秉德老师的回忆。一张张老照片,让师生们再次走近了这位克己奉公、艰苦朴素、勤俭持家、一生为国、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大国总理。


 

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会长闫建琪



周恩来总理侄女周秉德


向首都医科大学学子授书


周恩来班授牌仪式


周秉德为同学们别胸章


周恩来侄女周秉德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