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国周恩来班  >  周恩来班模式 > 正文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由“周恩来班”衍生出“周恩来奖章”

   发布时间:2018-04-26

中关村中学是北京市示范高中校,该校“周恩来班”创建工作始于1998年。创建前,学校教师赴梅园中学“取经”,学习建班经验。回校后,制定了《中关村中学争创“周恩来班”条例》,在全校开展争创活动。1999年12月26日,学校全体师生和部分家长及来宾共六千多人汇聚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国科大附中迎接新世纪大会”(注:中国科大附中为该校当时校名)。会上,学校正式命名首届“周恩来班”。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周光召出席大会并讲话。这次大会给师生以巨大鼓舞,从此,“周恩来班”创建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抓手,坚持至今。

学校“周恩来班”评比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则和程序:争创班级在校会上用DV片和展板介绍本班争创情况;全校学生在听汇报、看影片的基础上民主投票,经校领导班子讨论,产生“周恩来班”。最初“周恩来班”每届只评选1个,或初中、高中分别评选1个,后来考虑到班级质量虽然很高,但影响面小,难以广泛调动争创积极性,开始在高中每年级评选1—2个、初中每年级评选3—4个“周恩来班”。学校开展“周恩来班”创建活动以来,不断取得新成果。如2013年,初三(19)班、高三(1)班、高三(11)班被评为北京市优秀班集体。

2007年,学校开始给全校各班的优秀学生颁发“周恩来奖章”,以此激励学生全面发展。2009年,学校又开始在教师中设立“周恩来奖章”,迄今评选出10位“周恩来奖章”教师获得者,很好地激励了教师们的工作热情和干劲。

2010年,学校决定建立“周恩来励志馆”。经过2年的走访调研和资料征集,由研究会、研究中心、北京市中关村中学联合主办的“周恩来励志馆”在中关村中学落成开放。周恩来励志馆作为在校内开辟的教育基地,开馆以来,每年的新生教育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形成浓厚的学习周恩来精神的氛围。

“周恩来奖章”获得者是学生中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杜展同学从初中开始先后三次获得金质“周恩来奖章”,2012年毕业时获得全校理科最高分,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理科实验班。姜瑞雯同学于2008年至2014年在中关村中学学习,通过不断加深对周恩来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姜瑞雯努力学习,全面发展,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她认为:在当今这个多元价值的时代,青少年学习伟人具有必要性,如果孩子们能在少年时期初步认同更为积极的价值观,避免对做人最基本原则的习惯性怀疑和批判,这对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会有很大影响。